當前位置:首頁>信息交流>綠色礦山
綠色礦山3月5日下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程中,污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口。要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關系,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戰略定位、體現地方特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這一席重要講話,既是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我國礦業綠色、高效與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
其實,有關礦業開發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問題,早在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余村考察時就進行過深刻闡述,這就是著名的“兩山論”?!皟缮秸摗背浞煮w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觀點,系統剖析了經濟與生態在演進過程中的相互關系,深刻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是礦業開發的基本遵循。
需要指出的是,“兩山論”拒絕的是造成生態環境污染與破壞的礦業開發,并不排斥資源能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事實上,習近平同志總是站在國家、民族乃至世界的戰略高度來詮釋資源能源與生態文明的關系。比如,2014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
由此可見,進入新時代,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礦業開發的關系問題上,我們要深刻并完整地領會“兩山論”以及習近平同志的生態文明思想,并以此為遵循。具體來看,我們認為要著重把握好以下幾點——
首先,在礦業開發中,必須從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四個一”中,深刻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極端重要性。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基本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戰。這“四個一”體現了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把握,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地位,體現了黨對建設生態文明的部署和要求。
其次,在礦業開發中,必須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妥善處理好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資源環境需求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方面對礦產資源尤其是主要能源礦產資源的剛性需求仍處于高位,資源保障壓力依然突出。另一方面,我國經濟長期的高速發展,特別是長期的粗放式、壓縮式發展,使我國快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也造成了“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因此,我們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戰略定位、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特點、體現本地優勢和特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礦業發展新路子。
第三,要下大氣力推進我國的能源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能源資源結構優化、效率提升,切實維護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比如,更加重視煤炭行業全產業鏈的清潔問題;加大地熱能、干熱巖、淺層低溫能的開發和利用;加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第四,進一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堅持綠色發展,以資源節約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始終是礦業發展的基本遵循。要確實將《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落到實處,實現綠色礦山建設的三大目標,構建綠色礦業發展長效機制。
第五,以創新驅動,加快基于“互聯網+”的技術革命,建設安全礦山、高效礦山和綠色礦山為目標的綜合技術體系和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現代礦業。從提高科技水平、安全保障程度、自動化水平、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人員素質入手,堅持轉方式與穩增長相協調,把發展的基點放到創新上來,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探索資源節約集約和循環利用的產業發展新模式,促進大數據、互聯網、遙感探測等新技術與礦業交叉融合,推廣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和裝備研發應用,使礦業發展新動能日益強勁,為礦業轉型升級,探索礦業發展方式轉變新途徑,實現創新發展開辟新領域,推動我國礦業實現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