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要發揮好戰略資源優勢,加強戰略資源的保護性開發、高質化利用、規范化管理,加強能源資源的就地深加工,把戰略資源產業發展好”。內蒙古自治區始終將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作為保障國家和自治區經濟安全、國防安全、能源安全、資源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十四五”期間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礦產資源保障。
2004年自治區在全國率先設立地質勘查基金以來,累計投入資金147.71億元,開展地勘基金項目2731個,地質勘查基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基本摸清了自治區煤炭資源家底,已查明煤炭資源量突破萬億噸大關,居全國首位。其中,地質勘查基金項目查明煤炭資源6515億噸,占全區累計查明煤炭總資源量的60%以上。全區地勘基金累計發現大型礦產地22處、中型礦產地26處、小型礦產地54處,可供進一步工作的礦產地240余處,找礦成功率為6.77%。十八大以來,實現出讓收益近千億元人民幣,其中出讓煤炭勘查探礦權11宗,出讓收益為980億元;非煤礦產勘查探礦權38處,出讓收益超過24億元。
2023年,在全面開展的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自治區立足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戰略定位,按照“圍繞礦山攻深找盲,穩定資源供應;聚焦勘查區重點突破,新增資源基地”的部署思路,優化礦產勘查開發布局,調整礦產勘查開發結構,突出緊缺戰略性礦產,創新應用綠色勘查技術方法,完善技術標準規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礦產勘查開發管理全流程高質量發展。堅持高位部署、全面推進。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深入包頭市部分縣區,就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工作開展調研,聽取有關方面關于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和稀土產業發展情況的匯報和地質勘查專家的意見建議。自治區政府出臺《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十四五”實施方案》,建立由自然資源廳牽頭,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共同參與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工作機制,在全區持續加大找礦力度,保障戰略性礦產資源儲量穩定增長。堅持政府主導,公益先行。通過實施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勘查項目拉動社會資金投入的方式,加強非常規能源調查評價,提高區域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查程度,為戰略性礦產找礦提供選區;加大自治區油氣、鈾、鐵、銅、金、鈮、鉭、鉀鹽等國家緊缺戰略性礦產找礦力度,增加鎢、鉬、錫、稀土、晶質石墨、螢石等優勢戰略性礦產儲量,提高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保障。堅持科技引領,商業跟進。加強與國家地勘隊伍的合作,開展科技攻關和技術指導,加強深部成礦規律的研究,積極進行資源接替區深部資源找礦預測。通過公益性投入進一步提交可供出讓區塊,拉動和引導礦山企業加大資金投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對資源潛力大的地區加大勘查力度,增加探明資源量;對已查明資源地區和老礦山深部,加大精查力度,增加可采儲量。堅持生態優先,綠色勘查。正確處理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大力推廣實施綠色勘查。將各類找礦區部署與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礦產資源規劃以及地質調查規劃充分銜接,加強礦種差別化和區域差別化管理。針對不同生態環境、地質條件等要求,創新綠色、適用、高效的勘查技術方法,優先應用對環境擾動小的技術手段,為全區推進礦業綠色發展和企業實施綠色勘查提供支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