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政要聞>時政要聞
時政要聞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記者 陳煒偉)“2018年末公司資產總計多少?”“2018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總計多少?”“公司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有幾人?”……近日,在重慶市一家網絡科技企業,普查員江信文根據普查登記表逐項詢問,并在移動終端上錄入數據。
2019年1月1日零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現場登記工作正式啟動。和江信文一樣,全國約200萬普查人員,將全面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近9000萬普查對象進行逐一登記。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涵蓋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是時隔5年對我國經濟的又一次“全面體檢”。
做好現場登記是確保普查成功的最關鍵環節。近年來,我國各類經濟主體呈井噴式增長。隨著經濟主體增多、經濟活動活躍復雜以及信息保護意識的提升,經濟普查也面臨更多困難,特別是部分普查對象可能會存在思想顧慮,不愿意配合、不接受普查,直接影響普查的進度和質量。
“普查涉及企業利潤、工資等經濟指標,普查對象難免有防備心。我們只有多次上門、反復溝通,告知他們經濟普查的目的和意義,并保證數據僅作為普查使用,不作為任何行政處罰的依據,慢慢贏得普查對象的信任,保證不重不漏、數據準確?!敝貞c市渝北區龍溪街道普查員王佳說。
數據質量是普查的生命線。記者從國務院經普辦了解到,此次普查將充分利用“五證合一”改革成果,廣泛應用部門行政記錄,采取網上填報與手持電子終端等設備現場采集數據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普查,提高普查數據采集抗干擾能力和數據采集處理效能。
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強調,現場登記是決定普查質量最關鍵的環節,各級普查機構、全體普查人員要著力組織好現場登記工作。經普辦要加強現場調度和值班值守,及時研究各地普查工作中反映的問題;抓好督促落實,確保普查現場登記數據質量真實準確。
據了解,普查現場登記將持續到今年4月底。隨后,還將進行普查數據檢查、審核與驗收,普查數據匯總,普查數據質量抽查,普查數據評估、共享與發布等。